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影片,欧美成人精品视频在线播放,free性欧美69巨大,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

人民網
人民網>>經濟·科技

1萬元銀行理財15個月僅賺9元,業績比較基準為何“不準”?

人民網記者 羅知之
2022年08月19日08:40 | 來源:人民網
小字號

近日,一條“1萬元銀行理財15個月僅賺9元”的消息沖上熱搜。據報道,網友小麗購買了一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的一款風險等級為PR3的封閉式理財產品,投資期限15個月,到期日是今年4月26日,業績比較基準為4.20%(年化)。而該產品到期日凈值為1.0009,也就是說1萬元投資了15個月,能掙9元錢,實際年化收益率約為0.072%。

為何有的理財產品實際收益率與當初買的時候有較大差距?甚至有的理財產品提前終止了運作?今年以來,理財產品的關注度居高不下。

8月以來,多家銀行或銀行理財子公司發布公告,宣布下調多款理財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,調整幅度多為10BP或以上。第三方統計數據也顯示,2022年市場共有400多款理財產品提前終止運作,占全部理財產品的1.5%左右。

北京一位國有大行財富管理部人士表示,資管新規施行后,銀行理財朝著凈值化方向轉型,客戶端接觸到的銀行理財產品,與以往已經大不相同,不再是預期回報型的收益形式,而是凈值波動的收益形式。如果產品中權益投資比例較大,凈值波動較大,這對部分低風險投資者會造成壓力,也會對產品持續運作產生影響。

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、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對人民網財經表示,今年以來,部分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凈值波動加大。少數產品甚至出現了凈值低于“1”的情況,即所謂的“破凈”現象。部分理財產品到期之后,實際收益并未達到業績比較基準。在這種情況下,部分理財公司或商業銀行調整業績比較基準,使業績比較基準更接近理財產品投資運作情況,有助于引導投資者形成合理預期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資管新規已推出四年,隨著3年過渡期的結束,2022年銀行理財迎來了全面凈值化時代的第一場“大考”。

“總體而言,銀行理財產品還是比較穩健的,廣大投資者不必過于擔心。但是,投資者應清醒地認識到,保本型理財產品已經全部清零,理財產品打破剛性兌付是必然的。理財產品過往表現不代表未來業績,業績比較基準也不是對實際收益的承諾。在極端情景下,理財產品出現收益為負的可能性是存在的。投資者應全面看待市場變化,理性對待理財產品凈值波動,保持良好的投資心態,做價值投資者和長期投資者。”董希淼說。

而對于銀行提前終止理財產品運作,主要有三個原因:一是投資業績不及預期,凈值波動較大,為了及時止損而提前終止運作;二是理財產品的管理規模下降,投資風險較高,對機構而言繼續管理的性價比較低;三是由于部分理財產品設有終止條款或按監管規定提前結束運作。

“從整體來看,提前終止的理財產品占比較低,不會成為普遍現象。銀行及理財公司應謹慎選擇投資標的,還應設置合理的業績比較基準,尤其是盡量避免設置難以達到的業績比較基準。”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說。 

(責編:羅知之、高雷)
關注公眾號: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:人民網財經
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

返回頂部